在液晶屏生產過程中,良品率是衡量廠家生產水平與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,直接關系到企業(yè)的成本與效益。液晶屏廠家通過多方面舉措來有效控制良品率,保障產品質量穩(wěn)定。
原材料嚴格把控是控制良品率的首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液晶屏生產所需的玻璃基板、液晶材料、偏光片等原材料質量,對成品品質影響重大。廠家會建立嚴格的供應商篩選機制,對原材料供應商的生產能力、質量管控體系進行全方面評估。在原材料進廠前,安排專業(yè)質檢人員依據(jù)標準進行檢測,包括外觀檢查、物理性能測試、化學性能分析等。例如,檢查玻璃基板表面是否有劃痕、氣泡,測試液晶材料的響應時間、對比度等參數(shù)。只有檢測合格的原材料才能進入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,從源頭上降低因材料問題導致不良品產生的概率。
生產過程精細化管理是關鍵所在。在液晶屏生產的各個工序,如陣列制造、成盒、模組組裝等,都制定了詳細的操作規(guī)范與參數(shù)標準。廠家會采用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精度,同時安排專人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與校準,確保設備穩(wěn)定運行。例如,在陣列制造工序中,曝光機的精度直接影響線路圖案的準確性,需定期檢查設備的光路系統(tǒng)、機械傳動部件。此外,實時監(jiān)控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參數(shù),如溫度、濕度、壓力等環(huán)境條件,以及生產設備的運行參數(shù)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參數(shù)偏離標準范圍,立即采取調整措施,防止因生產條件波動導致產品質量問題 。
加強質量檢測環(huán)節(jié)有助于及時發(fā)現(xiàn)不良品。除了原材料檢測,在生產過程中設置多道質量檢測關卡。采用在線檢測與離線檢測相結合的方式,利用光學檢測設備、電子測試設備等對產品進行全方面檢測。如在成盒工序后,使用光學顯微鏡檢查液晶盒內是否存在異物、氣泡;在模組組裝完成后,進行電氣性能測試,檢查液晶屏的顯示效果、觸控功能等。對于檢測出的不良品,及時分析原因并反饋到相應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,以便改進工藝或調整設備參數(shù)。
人員培訓與管理同樣不可或缺。液晶屏生產工藝復雜,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與責任心要求較高。廠家會定期組織員工培訓,內容涵蓋生產工藝知識、設備操作技能、質量控制要點等方面,提升員工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。同時,建立完善的質量考核制度,將良品率與員工績效掛鉤,激勵員工重視產品質量,規(guī)范操作行為,減少因人為因素導致的不良品產生 。
通過對原材料、生產過程、質量檢測以及人員管理等多方面的嚴格把控,液晶屏廠家能夠有效控制良品率,保障產品質量,提升企業(yè)在市場中的競爭力。